那些我们早就学过的道理

又长一岁,就更加体会到以前的一些道理很是正确,甚至是一些在小学的时候课本上已经教过我们的东西。当时看起来浅显易懂,现在看起来依旧简单,但是却发现很不容易做到。

比如学会悦纳自己。

这句话是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如果有的话)几乎所有《思想品德》课本上都有的一句话。最初读的时候,不屑一顾,想谁还不喜欢自己,不接受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呢?自己行走天地间,按时交作业,认真上课,愉快玩耍。做的好了老师表扬,做的不好家长批评。很少有自己对自己的评价。寒假暑假里去学校领的通知书上“自我评价”一栏里不自夸也不自贬,常常象征性地写着“和同学关系良好”或是“学习不够努力,马虎,下学期要继续努力”之类的套话。不去想“悦纳自己”这套东西,自己也过得轻松愉快。但是现在少有外界评价,自己反而开始跟自己过不去了。做一件事的时候,不是担心别人会怎么评价自己,毕竟都是成年人了,谁也不好过多批评对方。反而总是会有自责的心理,觉得自己可能这件事做不好,或是达不到自己的期望。久而久之,甚至迈不开第一步。

比如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

这也是常常在《思想品德》中出现的话,经常在“发扬民族精神我们应该怎么做”之类的问题中出现。而且很多语文课文里也选取古今中外优秀的例子来阐明坚韧不拔的主题,像我们熟知的《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背起来朗朗上口,意思也很好理解。以前的挫折也少,顶多也就是考试没有考好。没考好时,内心沮丧,但更多的还是竹子般的坚韧,压弯后总能再次挺直。但这种想法也是我现在以一个过来人的角度审视过去的我时才发现的。之前对于这句话的感觉也就停留在“它很正确”的层面。以前忽视的这种坚韧不拔现在也很难做到。半途而废,似乎是手机、电脑等网络新产品带给我们快速生活时的附赠品。

比如培养求真务实、勇于探索的精神。

实验、教学目的里最容易被忽视的一条就是它。我以前特别喜欢动手,凡是能动手做的必亲力亲为,凡是动手做的必要做到尽善尽美。我觉得这是一种远古的祖先留下的为了生存追求利器的本能。所以当我无聊的时候去看实验、教学目的,而且还是逐字逐条地看,就发现每次出现在最后一条的“培养学生求真务实、勇于探索的精神”特别有道理,但同时又特别废话,谁没事会去看这些!现在我才理解把它放在最后一条的原因:一是人们少有耐心读到教学目的最后一条,甚至很少有人去读教学目的,不如把硬性的考纲要求放在前面;二是既然不能放在前面,那么只能放中间或者后面。但这一条又比较重要,依传统“压轴”之理,就只能放在最后了。如此过来,现在大学里不再提这个要求了,而是让大家直接在此基础上进行探索,大家反而无所适从,觉得这个要求太高了,殊不知在中学甚至小学这已经是教学目的了,于是脱节,本该高速前行的列车行驶缓慢。

余不一一。

如此看来,很多人其实没有必要花钱去买一些“速成”的心理课、励志书。找出自己以前的课本,尤其是《思想品德》,里面小到关于自身品质,关于人际交往,关于职业选择,大到关于爱国,关于社会责任,关于传统文化。虽说讲的内容都是一些现在看来“绝对正确”的道理,但是这些“绝对正确”在自己经历了一些事后回过头对照着来看,不会没有新收获的。网上的付费或免费课程、“心灵鸡汤”式的干货文,写得不好的,是把网上的东西互相抄来抄去;写得好的,是自己有了切身体会,回过头再来总结成教科书式的范式,除去个人经历里的一些有意思的故事,其实与《思想品德》所讲的无异。

《思想品德》之类的课本上的黑体字往往是重点,也是其中最为简洁、准确的表达。第一次看的时候,很有道理,但是除了考试有什么用,只是一些黑体字罢了;第二次在我们成长中,会有形形色色的事佐证了一些道理,可能也推翻了一些道理;第三次我们再去看的时候,这些东西也还只是黑体字而已,真正我们需要的已经潜移默化地随着“教育-实践”这个过程深入骨髓。这恐怕才是教育的本质。

而为什么那些我们早就学过的道理,现在还有人甚至付费也要再去学习一遍?说明“悦纳自己、坚韧不拔”等等这些东西不容易做到。为什么我们学了十几年的东西,现在还是做不到?说明“教育-实践”这整个环节没有做到位。我们太重视“黑体字”,反而忽略了其背后所蕴藏的关于教育的深刻意义。这也是为何一些人常说“道理我都懂,可是就是不会做”。听了十几年的道理,当然会明白它们就是那些“黑体字”,但这些“黑体字”除了字面上的意思还有什么,这恐怕是有些人不曾思考过的吧。

虚辞滥说

我的2017